设置服务器密码的重要性及基本原则
服务器作为企业核心数据存储与业务运行的平台,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整个信息系统的稳定,设置强密码是防范未授权访问的第一道防线,也是网络安全防护的基础,服务器密码设置需遵循以下原则:复杂性(包含大小写字母、数字及特殊符号)、唯一性(避免与其他系统密码重复)、定期更新(建议每90天更换一次)、长度足够(至少12位以上),需避免使用生日、姓名等易被猜测的信息,并禁用默认密码(如admin、123456等常见弱密码)。

服务器操作系统密码设置方法
Linux系统密码设置
Linux系统通常通过passwd命令管理用户密码,以root用户或具有sudo权限的用户为例,操作步骤如下:
- 普通用户密码修改:登录终端后输入
passwd,按提示输入两次新密码即可完成修改。 - root用户密码重置:若忘记root密码,可通过重启服务器进入单用户模式(GRUB菜单选择编辑启动项,添加
single或init=/bin/bash),挂载根目录为读写模式(mount -o remount,rw /),然后执行passwd root重置密码。 - 强制密码复杂度策略:通过安装
libpam-cracklib模块,编辑/etc/pam.d/passwd文件,添加password requisite pam_cracklib.so minlen=12 ucredit=-1 lcredit=-1 dcredit=-1,确保密码包含大小写字母、数字及特殊符号。
Windows系统密码设置
Windows服务器可通过图形界面或命令行设置密码:
- 图形界面操作:右键“此电脑”→“管理”→“本地用户和组”→“用户”,双击目标用户(如Administrator),在“常规”选项卡中取消“用户不能更改密码”选项,点击“设置密码”并输入符合复杂度要求的新密码。
- 命令行操作:打开PowerShell(管理员模式),使用
net user Administrator NewPassword!命令修改密码,或通过Set-LocalUser -Name "Administrator" -PasswordNeverExpires $true设置密码永不过期(需结合策略谨慎使用)。
服务器密码安全加固策略
启用多因素认证(MFA)
仅依赖密码存在泄露风险,建议结合MFA提升安全性,在Linux系统中通过google-authenticator生成动态口令,用户登录时需输入密码+动态验证码;Windows Server则可通过“网络策略服务器”(NPS)集成Azure AD MFA或第三方工具(如Duo Security)。
限制登录尝试次数
为防止暴力破解,可通过配置失败登录锁定策略实现,在Linux中,编辑/etc/pam.d/common-auth文件,添加auth required pam_tally2.so deny=5 unlock_time=300,表示连续失败5次后锁定账户5分钟;Windows Server则通过“本地安全策略”→“账户策略”→“账户锁定策略”,设置“账户锁定阈值”为5次,“锁定时间”为30分钟。

禁用默认账户与匿名访问
- Linux系统:编辑
/etc/ssh/sshd_config文件,将PermitRootLogin no(禁用root远程登录)、PermitEmptyPasswords no(禁用空密码),并创建普通用户进行日常操作。 - Windows Server:禁用Guest账户,通过“组策略编辑器”→“计算机配置”→“安全设置”→“本地策略”→“安全选项”,关闭“账户:使用空密码的本地账户只允许进行控制台登录”。
定期审计与密码更新
- 使用
last命令(Linux)或“事件查看器”(Windows)监控登录日志,发现异常IP及时处理。 - 结合自动化工具(如Ansible、SaltStack)定期批量更新服务器密码,避免人工操作遗漏。
路由器密码设置的重要性及基本原则
路由器作为网络出口设备,其安全性直接影响整个内部网络的安全,未设置密码或使用默认密码的路由器极易被攻击者控制,导致网络流量劫持、信息泄露甚至挖矿程序植入,路由器密码设置需遵循独立性(与服务器及其他设备密码不同)、保密性(避免明文存储或共享)、权限分离(区分管理员密码与Wi-Fi密码)。
路由器管理员密码设置方法
登录路由器管理界面
- 有线连接:通过网线将电脑与路由器LAN口连接,浏览器输入默认网关地址(如192.168.1.1或192.168.0.1),输入默认用户名和密码(通常标注在路由器底部标签)。
- 无线连接:连接路由器默认Wi-Fi(名称同样在标签上),再访问管理界面。
修改管理员密码
- 进入管理界面:登录后,通常在“系统工具”“管理”“安全设置”等菜单中找到“修改登录密码”或“管理员密码”选项。
- 设置强密码:输入原密码(首次登录为默认密码),设置包含大小写字母、数字及特殊符号的新密码,长度建议12位以上。
- 保存并重启:点击“保存”按钮,路由器会提示重启以使配置生效。
恢复出厂设置后的密码重置
若忘记管理员密码,可通过长按路由器复位按钮(通常需10-15秒)恢复出厂设置,之后使用默认密码重新登录并修改。
路由器Wi-Fi密码与安全设置
Wi-Fi密码设置
- 选择加密方式:在“无线设置”中,优先选择WPA3-PSK加密(若设备支持),次选WPA2-PSK(AES),禁用WEP(易被破解)。
- 设置复杂密码:Wi-Fi密码同样需满足复杂度要求,避免使用“12345678”“qwerty”等常见密码,建议包含字母+数字+特殊符号(如“Network@2023!”)。
关闭WPS功能
Wi-Fi保护设置(WPS)存在设计漏洞,可能被暴力破解导致密码泄露,在“无线设置”中关闭WPS功能,或通过路由器固件升级修复相关漏洞。
隐藏SSID与MAC地址过滤
- 隐藏SSID:在“无线设置”中勾选“隐藏SSID”,使路由器名称不在扫描结果中显示,降低被攻击概率。
- MAC地址过滤:在“无线MAC地址过滤”中,添加允许连接设备的MAC地址,仅授权设备可访问Wi-Fi,但需注意MAC地址可被伪造,需结合其他安全措施使用。
路由器密码安全维护建议
定期更新固件
路由器厂商会通过固件更新修复安全漏洞,建议每月检查并更新固件:登录管理界面→“系统工具”→“固件升级”,选择“在线升级”或手动下载最新固件文件上传。

修改默认管理端口
默认登录端口(如80、443)易被扫描攻击,可在“端口转发”或“高级设置”中将管理端口修改为非标准端口(如8080、8888),并配合IP访问限制(仅允许指定IP访问管理界面)。
关闭远程管理功能
若无需公网访问路由器管理界面,务必关闭“远程管理”选项,避免外部网络直接攻击路由器,若必须开启,需设置强密码并限制访问IP。
服务器与路由器的密码设置是网络安全的基础防护措施,通过设置复杂密码、启用多因素认证、定期更新固件、限制登录权限等手段,可有效降低未授权访问和数据泄露风险,企业需建立密码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安全审计,并培养用户的安全意识,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确保服务器与网络环境的稳定运行。
图片来源于AI模型,如侵权请联系管理员。作者:酷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fanyun.com/ask/7260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