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物联网行业概览
安全物联网(Security IoT)是物联网技术与网络安全深度融合的领域,旨在通过智能化手段保护物联网设备、数据及系统的安全,随着物联网设备数量激增,从智能家居到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威胁日益凸显,推动安全物联网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全球及国内已涌现出一批专注于安全物联网的企业,它们在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上各有侧重,共同构建起多层次的安全防护体系。

国际领先的安全物联网企业
在国际市场,安全物联网企业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全球布局,占据重要地位。
Palo Alto Networks(派拓网络)
作为全球网络安全巨头,Palo Alto Networks将物联网安全纳入核心战略,其Prisma平台提供物联网设备发现、风险评估及安全监控功能,结合AI技术实现异常行为检测,其IoT Security模块可自动扫描网络中的物联网设备,识别未授权接入和漏洞,适用于企业级物联网环境。
Cisco(思科)
思科依托其在网络基础设施的优势,打造了端到端的物联网安全解决方案,其Cisco IoT Control Center提供设备生命周期管理,从设备接入、数据传输到云端存储,全程加密监控,思科还与 threat intelligence 平台合作,实时更新威胁情报,帮助客户应对新型物联网攻击。
IBM
IBM通过 Watson IoT 平台将人工智能与安全分析结合,提供物联网设备安全态势感知服务,其解决方案可分析设备行为数据,预测潜在风险,并自动生成响应策略,在工业物联网领域,IBM 帮助制造企业监控生产设备的安全状态,防止恶意软件或未授权操作导致的生产中断。
Symantec(赛门铁克)
赛门铁克现为 Broadcom 旗下品牌,其物联网安全产品侧重于设备身份管理和数据保护,其 IoT Identity Management 平台为每个物联网设备分配唯一数字身份,确保只有授权设备可接入网络;通过加密技术保护设备间通信数据,防止数据泄露。
国内主流安全物联网企业
在国内市场,随着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一批本土安全物联网企业快速崛起,满足不同行业的安全需求。
绿盟科技
绿盟科技是国内网络安全领域的领军企业,其物联网安全解决方案覆盖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场景,其IoT安全管理平台提供设备资产梳理、漏洞扫描、入侵检测等功能,并结合威胁情报库实现主动防御,在智慧城市项目中,绿盟帮助市政部门监控公共设施物联网设备的安全状态,防范大规模网络攻击。

奇安信
奇安信专注于政企及关键基础设施领域的物联网安全,提出“万物皆可管、安全皆可视”的理念,其天眼物联网安全管理系统可自动发现物联网设备,识别设备类型和运行状态,并通过AI算法分析异常行为,奇安信还针对工业物联网开发了专门的安全防护方案,保障OT(运营技术)网络与IT网络的协同安全。
启明星辰
启明星辰的物联网安全产品以“端-管-云”架构为核心,覆盖设备端、传输端和云端的安全防护,其IoT安全网关支持协议解析、入侵防御和流量控制,适用于智能家居、智能楼宇等场景,在工业领域,启明星辰与多家制造企业合作,部署轻量级安全代理,保护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等关键设备免受攻击。
华为
华为依托其在通信技术和云计算领域的优势,构建了“云-管-端”一体化的物联网安全体系,其HiSec解决方案提供从设备接入到云端数据分析的全流程安全防护,包括设备身份认证、数据加密传输、安全态势感知等功能,在智慧医疗领域,华为帮助医院保障医疗物联网设备(如监护仪、输液泵)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360数字安全
360数字安全依托其大数据和威胁情报能力,推出物联网安全运营中心(ISOC),提供设备监控、漏洞管理、应急响应等服务,其方案侧重于对海量物联网设备的统一管理,通过云端分析平台实时发现威胁,并联动本地防护设备进行阻断,在车联网领域,360与多家车企合作,提供车载系统的安全检测和防护服务。
细分领域特色企业
除了综合性安全物联网企业,部分企业专注于特定细分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工业物联网安全:匡恩网络、威努特
匡恩网络专注于工业互联网安全,提供从边缘计算到云端管控的解决方案,其核心产品包括工业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安全管理平台,威努特则聚焦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防护,针对电力、石油、化工等行业开发“白名单”访问控制技术,防止未授权操作和恶意代码入侵。
智能家居安全:萤石网络、小米生态链
萤石网络是海康威视旗下品牌,其智能家居产品(摄像头、智能门锁等)内置安全芯片,支持数据加密存储和远程安全监控,小米生态链企业则通过MIUI系统的安全框架,为小米生态设备提供统一的安全认证和漏洞修复服务,保障用户数据隐私。

车联网安全:腾讯车联、百度智能驾驶
腾讯车联依托腾讯云的安全能力,为车企提供车联网安全防护方案,包括车载系统漏洞扫描、数据加密传输和威胁感知,百度智能驾驶则聚焦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通过V2X(车对外界信息交换)技术实现车辆与基础设施的安全通信,防范远程攻击。
行业趋势与挑战
当前,安全物联网行业呈现以下趋势:一是AI与机器学习技术的应用,提升威胁检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二是零信任架构的推广,强调“永不信任,始终验证”,适应物联网设备的动态接入需求;三是隐私保护法规的完善,推动企业在数据收集、传输、存储全流程加强安全防护。
行业仍面临挑战:物联网设备数量庞大且安全能力参差不齐,统一管理难度大;跨行业、跨领域的安全标准尚未完全统一,导致协同防护存在障碍;新型攻击手段不断涌现,企业需持续投入技术研发以应对威胁。
随着5G、边缘计算等技术的普及,安全物联网市场将进一步扩大,企业需在技术创新、生态合作及标准制定等方面持续发力,共同构建安全、可靠的物联网环境。
图片来源于AI模型,如侵权请联系管理员。作者:酷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fanyun.com/ask/6564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