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安全防线,守护生命安全
安全生产是民生大事,事关人民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近年来,全国上下深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通过强化责任落实、深化隐患排查、推进科技赋能等举措,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全国安全生产数据不仅反映了安全治理的成效,也为进一步筑牢安全防线提供了科学依据。
总体形势:稳中向好,事故总量持续下降
近年来,全国安全生产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呈现“双下降”趋势,据应急管理部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0.6万起,死亡13690人,较2017年分别下降46.8%和46.5%,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等核心指标也大幅改善,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较大及以上事故起数从2017年的每年1200余起降至2022年的600余起,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安全发展基础更加牢固。
重点领域:分类施策,行业监管精准发力
不同行业领域的安全风险特点各异,全国安全生产数据呈现出明显的行业差异性,推动分类监管成为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
煤矿与非煤矿山:通过推进智能化改造和“一优三减”(优化系统、减水平、减头面、减人员),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显著好转,2022年,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降至0.044,较2012年下降87.1%,连续多年保持世界先进水平,非煤矿山通过关闭退出小散乱企业,全国矿山数量从2012年的9万余家减少至2022年的3.5万家,事故起数下降72%。
危险化学品:聚焦“两重点一重大”(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和重大危险源),全国建成1.2万余个智能化监控点,实现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测率100%,2022年,化工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较2020年分别下降34.2%和33.1%。
交通运输:围绕“人、车、路”协同治理,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从2012年的2.8降至2022年的1.57,货车、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领域事故防控成为重点,通过动态监控和隐患排查,货车肇事导致的较大以上事故占比下降18%。
表:2022年全国重点行业安全生产核心指标对比
| 行业领域 | 事故起数(同比%) | 死亡人数(同比%) | 核心指标改善情况 |
|——————|——————|——————|——————————|
| 煤矿 | -12.3 | -15.6 | 百万吨死亡率0.044 |
| 危险化学品 | -8.5 | -9.2 | 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测率100% |
| 道路交通 | -4.1 | -5.3 | 万车死亡率1.57 |
| 建筑施工 | -6.7 | -7.1 | 较大事故起数下降22.4% |
创新驱动:科技赋能,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安全生产正从“人防”向“技防”转变,全国已建成超过1.5万个重点行业企业风险监测预警系统,通过实时采集温度、压力、气体浓度等数据,实现隐患早发现、早处置,在矿山领域,5G+智能化开采技术使井下作业人员减少60%,事故风险降低45%;在化工园区,智能巡检机器人替代人工进入高危区域,排查效率提升3倍。“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试点已覆盖30个省份,推动企业安全管理数字化转型。
挑战与展望:久久为功,构建长效机制
尽管全国安全生产数据持续向好,但风险隐患依然存在:小微企业安全基础薄弱、新产业新业态风险凸显、极端天气引发次生安全威胁等问题不容忽视,需进一步压实地方党委政府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成果,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推动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加快完善安全生产法规标准体系,加大安全投入,培养专业人才,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安全生产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全国安全生产数据的每一组下降、每一项改善,都是对生命的敬畏与守护,唯有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方能筑牢安全发展的铜墙铁壁,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图片来源于AI模型,如侵权请联系管理员。作者:酷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fanyun.com/ask/5254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