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电脑无法正常进入系统,尝试进入安全模式也失败时,数据备份会变得棘手,但并非无计可施,这种情况通常由系统文件损坏、驱动冲突或恶意软件等原因导致,需要采取多种方法尝试恢复数据,以下是几种有效的备份数据策略,操作前建议先准备一个容量足够的移动硬盘或U盘。

通过PE系统启动备份
PE系统(Windows预安装环境)是一个独立的微型操作系统,不依赖主硬盘即可运行,制作PE启动盘是最常用的解决方案。
操作步骤:
- 在另一台正常电脑上下载PE工具(如微PE、大白菜等),将U盘插入电脑并按照提示制作启动盘。
- 将故障电脑关机,插入制作好的PE启动盘,重启电脑并进入BIOS设置(通常按F2、Del或Esc键),将启动顺序调整为从U盘启动。
- 进入PE系统后,打开“文件管理器”或“数据备份工具”,找到故障电脑中的重要文件(通常位于C盘的“用户”文件夹或桌面)。
- 将文件复制到移动硬盘或U盘中。
注意事项:
- 确保PE系统中的数据备份工具兼容你的硬盘格式(如NTFS、exFAT)。
- 若硬盘分区损坏,可使用PE自带的磁盘检测工具尝试修复分区表。
利用Linux Live CD备份数据
Linux系统对硬件兼容性较好,可通过Live CD(如Ubuntu、Deepin等)访问硬盘数据。
操作步骤:
- 下载Linux系统的ISO镜像文件,刻录到光盘或制作成启动U盘。
- 从Linux Live CD启动电脑,选择“试用”模式(不安装系统)。
- 打开文件管理器,在左侧栏找到故障电脑的硬盘(通常显示为“Windows”或“NTFS”格式)。
- 浏览并复制所需文件到移动存储设备。
优势:
- Linux对NTFS分区支持良好,无需额外驱动。
- 可通过命令行(如
sudo fdisk -l)查看硬盘状态,判断是否为物理损坏。
通过硬盘盒或外接方式备份数据
若无法通过启动盘访问数据,可能是硬盘接口或系统引导问题,此时可将硬盘拆下,作为移动硬盘使用。
操作步骤:

- 关闭故障电脑,断开电源,拆开机箱(笔记本需拆后盖),将硬盘取出。
- 将硬盘装入硬盘盒(台式机硬盘需SATA接口,笔记本需2.5英寸接口),连接另一台电脑的USB接口。
- 在正常电脑上识别该硬盘后,直接复制文件。
适用场景:
- 硬盘本身正常,但电脑无法启动。
- 需快速备份大量数据,避免复杂操作。
使用数据恢复软件
若硬盘分区损坏但能被识别,可尝试数据恢复软件。
常用工具:
| 软件名称 | 特点 | 适用场景 |
|—————-|————————————–|————————|
| Recuva | 免费版,支持快速扫描 | 误删除文件恢复 |
| EaseUS Data Recovery | 支持深度扫描,恢复格式化数据 | 分区损坏、文件系统崩溃 |
| DiskGenius | 可修复分区表,预览文件 | 硬盘分区表损坏 |
操作要点:
- 安装软件到移动硬盘或正常电脑的D盘,避免覆盖原数据。
- 恢复文件时,保存到其他存储设备,切勿放回原硬盘。
寻求专业帮助
若以上方法均无效,可能是硬盘物理损坏(如坏道、磁头故障),此时应停止强制通电,联系专业数据恢复机构。
判断物理损坏的迹象:
- 硬盘运行时发出异响(咔哒声、摩擦声)。
- BIOS中无法识别硬盘或显示“Disk Error”。
专业服务建议:

- 选择具备无尘室环境的机构,避免二次损坏。
- 优先考虑按数据量收费的服务,降低成本。
数据备份的预防措施
为避免类似情况,建议定期执行以下操作:
- 云备份:使用OneDrive、百度网盘等工具自动同步重要文件。
- 本地备份:通过Windows文件历史记录或第三方软件(如Acronis)创建系统镜像。
- 定期检查:每季度验证备份数据的完整性,确保可正常恢复。
安全模式无法进入时,保持冷静并逐步尝试上述方法,多数情况下可成功挽救数据,日常养成备份习惯,才能最大限度降低数据丢失风险。
图片来源于AI模型,如侵权请联系管理员。作者:酷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fanyun.com/ask/5211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