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务器管理中,内存和磁盘资源是衡量系统运行状态的核心指标,通过自动化工具Ansible,运维人员可以高效地批量统计服务器的内存和磁盘使用情况,及时发现资源瓶颈,保障系统稳定运行,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利用Ansible实现服务器内存和磁盘资源的自动化统计,涵盖模块选择、剧本编写、结果解析及可视化呈现等关键环节。

内存资源统计方法
内存资源统计主要关注已用内存、可用内存、缓冲区、缓存等关键指标,Ansible提供了多种模块实现内存信息采集,其中command和shell模块通过执行系统命令获取原始数据,setup模块则可直接收集预处理的系统变量,更适合结构化数据提取。
使用setup模块采集内存信息
setup模块是Ansible的内置事实收集模块,无需额外安装,可直接返回包含内存信息的JSON数据,通过ansible_facts变量,可以提取总内存、已用内存、可用内存等字段,在Playbook中调用setup模块后,可通过ansible_facts['memtotal_mb']获取总内存(MB),ansible_facts['memfree_mb']获取空闲内存,ansible_facts['memavailable_mb']获取可用内存(包括可回收的缓存和缓冲区)。
使用command模块执行系统命令
对于需要更精细统计的场景(如区分缓冲区和缓存),可通过command模块执行free -m或vmstat命令,执行free -m后,可通过stdout_lines解析输出行,提取第二行(内存使用汇总行)的数据,需注意,不同Linux发行版的free命令输出格式可能存在差异,需通过正则表达式或字符串分割适配不同系统。
内存统计结果示例
以setup模块采集的数据为例,单台服务器的内存统计结果可整理为以下结构:
| 指标 | 值(MB) | 说明 |
|---|---|---|
| 总内存 | 16384 | 系统物理内存总量 |
| 已用内存 | 8192 | 已被使用的内存 |
| 可用内存 | 6144 | 可供应用程序使用的内存 |
| 缓冲区+缓存 | 2048 | 系统缓冲区和缓存占用 |
通过批量统计多台服务器,可计算内存使用率(已用内存/总内存×100%),识别内存使用率超过80%的服务器,作为扩容或优化的候选目标。

磁盘资源统计方法
磁盘资源统计需关注磁盘总量、已用空间、可用空间、文件系统类型、挂载点等信息,Ansible的command模块、shell模块及filesystem模块均可用于磁盘信息采集,其中df命令是磁盘空间统计的常用工具。
使用df命令采集磁盘空间信息
df -h(以人类可读格式显示磁盘空间)是磁盘统计的基础命令,输出包括文件系统、总大小、已用空间、可用空间、使用率及挂载点,通过command模块执行df -h后,需解析输出行,跳过标题行,提取各分区的数据,使用正则表达式(S+)s+(d+)Gs+(d+)Gs+(d+)Gs+(d+)%s+(S+)匹配各字段,分别对应文件系统、总大小、已用空间、可用空间、使用率和挂载点。
使用mount模块统计挂载信息
若需统计磁盘的挂载选项(如读写权限、文件系统类型等),可通过mount模块获取当前挂载信息,该模块返回的mounts变量包含所有挂载点的详细信息,如mounts[0]['fstype']可获取文件系统类型,mounts[0]['options']可获取挂载选项。
磁盘统计结果示例
以df -h命令的输出为例,单台服务器的磁盘分区统计结果可整理为:
| 文件系统 | 总大小(GB) | 已用空间(GB) | 可用空间(GB) | 使用率 | 挂载点 |
|---|---|---|---|---|---|
| /dev/sda1 | 50 | 30 | 20 | 60% | |
| /dev/sdb1 | 100 | 10 | 90 | 10% | /data |
| tmpfs | 16 | 1 | 15 | 6% | /tmp |
通过批量统计,可筛选使用率超过85%的分区,避免因磁盘空间不足导致服务异常,对比不同服务器的磁盘使用分布,可优化存储资源分配,例如将低使用率分区的资源调度给高负载服务器。

自动化统计实现与结果处理
编写Ansible Playbook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Playbook示例,用于统计多台服务器的内存和磁盘信息,并将结果保存至CSV文件:
---
- name: 统计服务器内存和磁盘信息
hosts: all
gather_facts: yes
tasks:
- name: 收集内存信息
ansible.builtin.setup:
filter: ['ansible_*_mb']
register: memory_facts
- name: 收集磁盘信息
ansible.builtin.command: df -h
register: disk_info
- name: 整理内存数据
ansible.builtin.set_fact:
memory_data: "{{ ansible_facts.memtotal_mb }},{{ ansible_facts.memfree_mb }},{{ ansible_facts.memavailable_mb }}"
- name: 整理磁盘数据
ansible.builtin.set_fact:
disk_data: "{{ disk_info.stdout_lines[1:] | map('regex_replace', '^(S+)s+(d+)Gs+(d+)Gs+(d+)Gs+(d+)%s+(S+)', '\1,\2,\3,\4,\5') | list }}"
- name: 保存结果至CSV
ansible.builtin.lineinfile:
path: /tmp/server_stats.csv
line: "{{ inventory_hostname }},{{ memory_data }},{{ disk_data | join(';') }}"
create: yes
state: present结果解析与可视化
Playbook执行后,CSV文件将包含每台服务器的内存和磁盘数据,可通过Python脚本或Excel对数据进行处理,例如计算平均内存使用率、磁盘使用率分布等,借助Matplotlib或Seaborn库,可生成内存使用率趋势图、磁盘空间使用饼图等可视化报表,帮助运维人员直观掌握资源状况。
通过Ansible实现服务器内存和磁盘资源的自动化统计,可大幅提升运维效率,减少人工操作误差,结合setup模块和系统命令,可灵活采集不同维度的资源数据;通过Playbook批量执行,确保统计结果的标准化;借助结果处理工具,实现数据深度分析和可视化,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业务需求扩展统计指标(如内存 swap 使用情况、磁盘I/O性能等),构建完善的资源监控体系,为服务器性能优化和容量规划提供数据支撑。
图片来源于AI模型,如侵权请联系管理员。作者:酷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fanyun.com/ask/3110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