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监控系统是保障企业生产安全、防范事故发生的重要技术手段,其核心功能在于通过实时监测关键参数,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预警,监测对象作为系统的“神经末梢”,覆盖了生产全流程中的各类要素,科学界定监测对象并精准采集数据,是提升系统效能的关键,本文将从人员、设备、环境、物料及管理行为五个维度,系统阐述安全生产监控系统中的主要监测对象及其监测要点。

人员状态监测:筑牢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人员是生产活动的主体,也是安全管理的核心,安全生产监控系统需重点关注人员的位置、状态及行为合规性,避免因人为失误引发事故。
位置与定位监测
在矿山、隧道、化工等受限空间或高危作业区域,需通过UWB(超宽带)、RFID(射频识别)或GPS技术实时追踪人员位置,矿井下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可精确到米级,当人员进入禁入区域或滞留超时,系统自动触发报警;大型工厂则通过电子围栏功能,对未经授权进入危险区域的人员(如高压设备区、化学品存储区)进行实时预警。
生理与行为状态监测
针对特殊岗位人员(如高空作业、夜间巡检),可佩戴智能手环或安全帽,监测心率、体温、疲劳度等生理指标,避免因突发健康问题导致操作失误,通过视频分析技术识别人员违规行为,如未佩戴安全帽、违规攀爬、吸烟等,及时提醒并记录,形成行为追溯依据。
授权与资质监测
系统需对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自动核对人员的上岗资质(如特种作业操作证、安全培训记录),当无资质人员操作关键设备或进入高风险区域时,系统会锁定设备权限并发出警报,从源头杜绝“人岗不适配”风险。
设备运行监测:保障生产系统的稳定可靠
设备是生产运行的物质基础,机械故障、电气异常或参数超标可能直接引发安全事故,安全生产监控系统需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能耗及维护周期进行全方位监测。
关键设备运行参数监测
以旋转设备(如风机、泵、压缩机)为例,系统需采集振动、温度、噪声、转速等数据,通过阈值分析判断是否存在轴承磨损、不平衡、润滑不足等故障,当电机振动幅值超过标准限值时,系统自动触发预警,提示停机检修,对于压力容器、锅炉等承压设备,需实时监测压力、温度、液位,防止超压爆炸或泄漏事故。
电气安全监测
电气火灾是工业生产中的主要事故类型之一,系统需通过剩余电流检测、温度监测(电缆接头、配电柜)、电压电流分析等技术,及时发现线路老化、过载、短路等隐患,在配电柜安装无线测温传感器,当接头温度超过80℃时,系统立即报警,避免因高温引燃周边可燃物。

设备维护与寿命监测
系统需记录设备的运行时长、启停次数、维修历史等数据,结合设备手册的维护周期,自动生成保养计划,当设备达到设计寿命或关键部件(如轴承、密封件)接近更换周期时,提前预警,避免“带病运行”,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故障自诊断,减少人工巡检的漏检率。
表1:主要设备监测参数及预警阈值示例
| 设备类型 | 监测参数 | 正常范围 | 预警阈值 | 风险后果 |
|---|---|---|---|---|
| 离心泵 | 振动幅值 | ≤4.5mm/s | >7.0mm/s | 轴承损坏、断轴 |
| 配电柜 | 接头温度 | 40-60℃ | >80℃ | 电气火灾 |
| 储气罐 | 压力 | 6-0.8MPa | >1.0MPa | 爆炸 |
| 传送带 | 跑偏量 | ±10mm | >20mm | 物料洒落、设备卡堵 |
作业环境监测:识别潜在的环境风险
作业环境的异常变化(如有毒气体泄漏、缺氧、高温)可能瞬间引发群死群伤事故,安全生产监控系统需通过环境传感器网络,实时感知环境参数并联动控制设备。
有害气体与氧气浓度监测
在化工、煤矿、隧道等场所,需安装可燃气体(甲烷、氢气)、有毒气体(一氧化碳、硫化氢)及氧气浓度传感器,煤矿井下当甲烷浓度达到1.0%时,系统自动切断非本质安全型电源,并启动通风设备;当氧气浓度低于18%时,触发缺氧报警。
微气候与环境参数监测
高温、高湿、粉尘等环境因素不仅影响设备运行,还会导致人员中暑或视线受阻,系统需监测温湿度、粉尘浓度(PM2.5/PM10)、风速等参数,在冶金车间,当温度超过35℃或粉尘浓度超标时,自动启动喷淋降温系统,并提醒人员佩戴防尘口罩。
空间与结构安全监测
对于大型厂房、储罐、边坡等结构,需通过位移传感器、应力传感器监测沉降、倾斜、裂缝等变化,在尾矿库安装渗流压力监测仪,当渗流量异常增大时,预警溃坝风险;在危化品仓库,通过红外对射传感器监测门窗非法开启,防止盗窃或破坏。
物料与介质监测:把控危险源的全流程管控
物料(尤其是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品)是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其存储、运输、使用环节的监测至关重要。
危险品存储监测
对仓库或储罐中的危险品,需监测液位、压力、温度,并安装视频监控和泄漏检测仪,汽油储罐需实时监测液位和防静电接地电阻,当液位超限或接地失效时报警;酸碱储罐需监测泄漏pH值,防止腐蚀设备。

物料输送与配比监测
在生产线上,通过流量计、称重传感器监测物料输送量,确保配比准确,化工反应中,若原料A的流量低于设定值,系统自动暂停反应,避免因比例失调引发副反应或爆炸。
废弃物与排放监测
系统需监测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指标,如VOCs浓度、COD值、重金属含量等,确保符合环保要求,当排放超标时,联动处理设备(如活性炭吸附装置、污水处理站)并上报环保部门,避免环境污染事故。
管理行为与应急监测:提升系统的响应效能
除了物理对象,安全生产监控系统还需对管理流程和应急状态进行监测,实现“人防+技防”的协同。
安全流程合规性监测
通过视频分析、电子签名等技术,监测安全操作流程的执行情况,动火作业前,系统自动核查动火许可证、气体检测报告、监护人到位情况,缺一不可;高处作业时,监测安全带是否规范佩戴,未佩戴则锁定作业平台。
应急资源与状态监测
系统需实时监控应急物资(如灭火器、急救箱、防爆工具)的库存位置和状态,确保关键时刻“拿得出、用得上”,在事故发生时,通过声光报警、广播系统、APP推送等方式,自动启动应急预案,指引人员疏散路径,并联动消防、医疗等外部救援力量。
安全生产监控系统的监测对象覆盖“人、机、料、法、环”全要素,通过多维度、多技术的数据采集与分析,构建了“感知-预警-处置-追溯”的闭环管理机制,随着物联网、AI、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监测对象将更加精准,响应速度将更快,为实现本质安全型企业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企业需结合自身行业特点,科学选择监测对象,优化系统配置,真正让安全生产监控系统成为守护生命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图片来源于AI模型,如侵权请联系管理员。作者:酷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fanyun.com/ask/3089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