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监测监控作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手段,能够实时掌握生产现场的安全状态,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风险,有效预防事故发生,当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安全生产监测监控已从传统的人工巡检向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方向转型,构建了覆盖“人、机、环、管”全方位的监测监控体系。

建立智能化监测监控系统,实现风险实时感知
智能化监测监控系统是安全生产的“千里眼”和“顺风耳”,通过部署各类传感器、物联网设备、视频监控终端等,对生产现场的温度、压力、湿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设备振动、能耗等关键参数进行实时采集,在化工企业,可安装可燃气体检测仪和有毒气体报警器,当气体浓度超标时,系统自动触发声光报警,并将预警信息推送至管理人员终端;在矿山作业中,通过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和环境监测传感器,实时监测瓦斯浓度、一氧化碳含量及人员分布情况,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快速定位人员位置并组织救援。
系统通过5G、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实现数据传输,结合大数据分析平台,对海量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建模,识别风险趋势,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分析,可以预测设备可能发生的故障,提前安排维护保养,避免因设备问题引发安全事故,这种“感知-传输-分析-预警”的闭环管理,极大提升了风险防控的主动性和精准性。
构建动态化风险分级管控机制,提升预警处置能力
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的核心在于风险管控,企业需基于监测数据,建立动态风险分级模型,对不同区域、不同环节的安全风险进行等级划分(如红、橙、黄、蓝四级),并制定差异化的管控措施,高风险区域(如危化品储罐区、高温熔炉区)需实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增加巡检频次,配备应急物资;中低风险区域可定期监测,结合人工巡检确保安全。
系统应具备多级预警功能,当监测数据超过阈值时,自动触发预警,预警信息可通过APP、短信、广播等多种方式通知相关负责人,明确预警级别、处置建议和责任人,企业需建立“预警-响应-处置-反馈”的快速处置流程,确保小隐患不过夜、大隐患不过周,某机械制造企业通过监测监控系统发现车间某台机床的振动参数异常,系统立即发出黄色预警,维修人员接到通知后15分钟内到达现场,及时更换了磨损的轴承,避免了设备故障可能引发的生产安全事故。

强化人员行为与作业环境监控,筑牢安全防线
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和作业环境的缺陷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视频监控AI分析技术,可以对现场人员的操作行为进行智能识别,如是否佩戴安全防护用品、是否遵守操作规程、是否存在违章作业等,在建筑工地,AI摄像头可自动识别未戴安全帽、高空作业未系安全带等行为,立即发出提醒并记录违规信息,作为安全考核的依据。
在作业环境监控方面,除了常规的环境参数监测,还需重点关注特殊场景的安全管理,在有限空间作业中,通过便携式气体检测设备和无线通信设备,实时监测空间内的氧气浓度、有毒气体含量,并与外部监控中心保持数据联动,确保作业人员安全;在高温、高噪音环境中,通过环境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温湿度、噪音分贝,当超过人体承受极限时,系统自动提醒人员撤离或采取降温、降噪措施。
完善数据驱动的安全决策体系,提升管理效能
安全生产监测监控产生的大量数据是企业优化安全管理的重要资源,通过建立安全生产数据库,对历史事故数据、隐患排查数据、监测数据等进行整合分析,可以找出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规律性问题,通过分析某化工企业近一年的监测数据,发现夏季高温时段反应釜的温度控制难度较大,容易引发超温报警,企业据此调整了夏季的生产工艺参数,增加了冷却设备,有效降低了超温风险的发生概率。
基于监测数据可以生成可视化的安全态势看板,实时展示企业整体安全状况、风险分布、隐患整改进度等信息,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数据支持,通过看板可以清晰看到各部门的安全隐患数量、整改率,以及高风险区域的位置和风险等级,帮助管理者合理调配安全资源,提升管理效率。

加强监测系统的运维管理,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监测监控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数据准确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前提,企业需建立完善的系统运维制度,定期对传感器、摄像头、数据采集设备等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要加强数据安全管理,采取加密传输、权限控制、备份恢复等措施,防止数据泄露或丢失。
还需对监测监控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掌握系统操作、数据分析、应急处置等技能,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熟练使用系统进行指挥调度,某电力企业定期组织监测系统应急演练,模拟设备故障、数据异常等场景,提升运维人员的快速响应能力,保障系统在关键时刻能够发挥作用。
典型行业监测监控应用对比
| 行业 | 监测重点 | 常用技术 | 应用效果 |
|---|---|---|---|
| 化工 | 可燃气体浓度、反应温度、压力、液位 | 气体检测传感器、DCS系统、视频监控AI | 降低泄漏爆炸风险,提升工艺控制精度 |
| 矿山 | 瓦斯浓度、一氧化碳、人员定位、顶板压力 | 环境监测系统、UWB定位、微震监测 | 预防瓦斯爆炸事故,减少人员伤亡 |
| 建筑施工 | 高处作业、深基坑、塔吊运行、人员防护 | 物联网传感器、AI视频监控、BIM模型联动 | 减少高处坠落和坍塌事故,规范人员行为 |
| 制造业 | 设备振动、温度、能耗、粉尘浓度 | 振动传感器、红外热成像、环境监测系统 | 实现设备预测性维护,降低职业病发生风险 |
安全生产监测监控是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重要举措,企业应结合自身行业特点,构建“技术先进、功能完善、运行可靠、管理高效”的监测监控体系,通过智能化感知、数据化分析、精准化管控,将安全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图片来源于AI模型,如侵权请联系管理员。作者:酷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fanyun.com/ask/2765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