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始登录与基本设置
首次配置NI3000,通常需要通过Console口进行连接,使用随机附带的Console线,一端连接设备的Console接口,另一端连接管理计算机的串口,通过终端仿真软件(如SecureCRT、PuTTY)设置好波特率(通常为115200)后,即可建立连接。
设备启动后,根据提示输入默认的用户名和密码(通常为admin/admin),成功登录后,首要任务是进行基本网络配置,这包括修改管理口IP地址、网关以及DNS服务器,以便后续能够通过Web界面进行更便捷的管理。
- 修改管理口IP:进入命令行界面,使用
network interface
等相关命令,将管理口(如eth0)的IP地址修改为与您内网管理段相符的地址。set interface eth0 ipaddress 192.168.1.1/24
。 - 配置网关与DNS:设定默认网关,确保设备能够访问外网,配置DNS服务器地址,这对URL过滤等功能至关重要。
- 修改管理员密码:出于安全考虑,立即修改默认的管理员密码,在命令行中或后续的Web界面中均可完成此操作。
完成这些基本设置后,您就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刚刚配置的管理口IP地址,使用新的密码登录图形化的Web管理界面,后续的大部分配置都将在此界面中完成。
网络接口与部署模式配置
NI3000支持多种网络部署模式,以适应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正确选择和配置接口模式是设备正常工作的基础。
- 路由模式:设备作为网关部署在内网与外网之间,所有流量都经过NI3000进行路由转发,这是最常见也是最强大的部署模式,支持NAT、VPN等所有高级功能。
- 桥接模式:设备作为透明网桥串接在网络中,不改变现有网络拓扑和IP地址规划,它对流量进行二层转发,同时进行应用层检测和控制,适用于不希望更改网络结构的场景。
- 混合模式:部分接口工作在路由模式,部分接口工作在桥接模式,灵活性最高,适用于复杂的网络环境。
在Web管理界面的“网络配置”->“接口配置”菜单中,可以对每个物理或逻辑接口进行详细设置,选择合适的接口模式,配置IP地址(路由模式)、所属VLAN、接口描述等信息,下表小编总结了三种主要部署模式的特点:
部署模式 | 网络位置 | IP地址变化 | 功能支持 | 适用场景 |
---|---|---|---|---|
路由模式 | 网关位置,内外网之间 | 需重新规划IP地址 | 全功能支持(NAT, VPN, IPS等) | 新建网络,或可进行网络重构 |
桥接模式 | 串联在交换机或路由器之间 | 无需改变现有IP地址 | 主要支持L2-L7层检测与控制 | 不便更改IP地址的现有网络 |
混合模式 | 根据接口灵活部署 | 部分接口需规划IP地址 | 结合路由与桥接模式功能 | 结构复杂,有多重网络需求的环境 |
上网行为管理策略配置
行为管理是NI3000的核心价值所在,策略的配置遵循“对象-策略-应用”的逻辑,即先定义管理对象(如用户、IP组),再制定控制策略,最后将策略应用到相应的对象上。
用户与IP组管理
策略的执行对象是用户或IP地址,在“对象管理”->“IP组”中,可以创建不同的IP组,财务部IP”、“研发部IP”等,将部门员工的IP地址段加入其中,如果企业有Active Directory(AD)域环境,强烈建议在“用户认证”中配置与AD服务器的对接,实现基于用户的精细化管理,而非仅仅基于IP,这样一来,无论员工使用哪台电脑,策略都能准确跟随。
访问控制策略
在“策略配置”->“访问控制”中,可以创建具体的上网策略,一条策略通常包含以下要素:
- 策略名称:具有描述性的名称,如“允许市场部正常上网”。
- 源区域/源IP组:策略的发起方,如“内网区域”或“市场部IP”。
- 目的区域/目的IP组:策略的目标方,通常为“外网区域”。
- 应用/服务:策略控制的具体应用或协议,如“所有应用”、“HTTP”、“HTTPS”或“P2P下载”。
- 动作:允许、拒绝、审计等。
- 时间计划:策略生效的时间段,如“工作时间”、“午休时间”。
示例策略表:
策略名称 | 源IP组 | 目的区域 | 应用 | 动作 | 时间计划 |
---|---|---|---|---|---|
禁止P2P下载 | 全部内网IP | 外网 | P2P相关 | 禁止 | 全天 |
允许网页浏览 | 研发部IP | 外网 | HTTP, HTTPS | 允许 | 工作时间 |
领导通行无限制 | 领导IP组 | 外网 | 所有应用 | 允许 | 全天 |
策略的匹配顺序是从上到下,一旦某条流量匹配到一条策略,系统将立即执行相应动作并不再向下匹配,需要将最精确、最严格的策略放在最上方,将相对宽泛的“允许所有”策略放在最下方作为兜底。
流量控制与审计
在“策略配置”->“流控策略”中,可以为不同的用户组或应用设置带宽通道,保障核心业务的带宽,限制无关应用的带宽,实现带宽的合理分配,在“日志配置”中启用上网行为日志,NI3000会详细记录用户的上网行为,为事后追溯和审计提供数据支持。
保存与监控
所有配置完成后,务必点击界面右上角的“保存”按钮,将当前配置写入Flash,否则设备重启后配置将丢失,通过“监控”->“系统状态”和“流量统计”等仪表盘,可以实时查看设备运行状态、网络流量情况和策略命中情况,有助于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相关问答FAQs
Q1:如果忘记了网康NI3000的管理员密码,该如何恢复?
A1: 密码恢复需要通过Console口操作,通过Console线连接设备并重启,在设备启动过程中,根据屏幕提示(通常是按“Ctrl+B”或特定组合键)进入BootROM菜单,在BootROM菜单中,选择“恢复出厂设置”或“跳过配置文件”的选项,设备重启后,将恢复到默认的用户名和密码(admin/admin),此操作会清除所有现有配置,请谨慎使用,建议仅在无法通过其他方式找回密码时采用。
Q2:配置了一条禁止访问某网站的策略,但用户依然可以访问,可能是什么原因?
A2: 这是一个常见的策略失效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排查:
- 策略顺序问题:检查该禁止策略是否被上方的某条“允许所有”策略所覆盖,请确保禁止策略的优先级高于允许策略,即它在策略列表中的位置更靠上。
- 对象匹配错误:确认策略中的“源IP/用户组”是否正确包含了该用户的IP或所属用户组,检查IP地址范围或AD认证是否正常。
- URL分类不准确:如果策略是基于URL分类(如“社交网络”)来禁止的,可能该网站未被正确归类,可以尝试使用自定义URL或IP地址的方式进行精确封禁。
- 代理或VPN:用户可能通过网页代理、VPN等加密手段绕过了设备的检测,需要配置相应的策略来禁止代理和VPN应用。
- 缓存问题:尝试清除浏览器缓存或更换浏览器后再次测试。
图片来源于AI模型,如侵权请联系管理员。作者:酷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fanyun.com/ask/14436.html